中药小故事
传说很久以前,在花王国里,国王有五个女儿,她们是:牡丹公主、玫瑰公主、水仙公主、百合公主、最小的便是蒲公英。
与四个姐姐相比,她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,少了玫瑰的鲜艳美丽,也没有水仙的清新淡雅,无法与百合的芬芳馥郁媲美,她只是最不起眼的淡而又淡的小花。
后来,邻近的竹王国王子前来花王国求婚,四个姐姐跃跃欲试,只有蒲公英躲在角落里默默的注视着王子。虽然,她也很喜欢竹王子,可她却不敢露面。结果,牡丹和百合两位姐姐被选中,随王子而去,开始了她们的新生活。
但是,不久之后,竹王子得了一种怪病,浑身上下长满黄斑,如不及时治疗就会枯萎致死。要想治病必须去遥远的天山,采那冰峰上的雪莲才行。
蒲公英不顾父王及母后的坚决反对,毅然决然的踏上了艰难的征程。为了救回竹王子的生命,她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。
当她来到天山脚下时,遇到了守候雪莲的女巫,女巫告诉她:“你要拿走雪莲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,从此浪迹天涯,不能再回到花王国去。”为了自己挚爱的竹王子,蒲公英答应了女巫的条件。
竹王子因此得救了,蒲公英也因此开始了漂泊的生命历程。她的种子在风的吹拂下四处飘散,花儿开遍了大江南北,满山遍野随处都可以看见那美丽而自强的野花。
蒲公英头状花序,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,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。
后人用以治疗疮毒、乳疮、肝胆病等,蒲公英也成了一味很有价值的中药。
1、概述
蒲公英(拉丁学名: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.-Mazz.)菊科,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。根圆锥状,表面棕褐色,皱缩,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,基部渐狭成叶柄,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,花葶上部紫红色,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;头状花序,总苞钟状,瘦果暗褐色,长冠毛白色,花果期4~10月。
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、婆婆丁、华花郎等。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头状花序,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,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。
2、药性
蒲公英属清热解毒类中药,入肝、胃经,味苦甘,性寒,具有清热解毒,消痈散结,利尿通淋,清肝明目的作用。临床中用于痈、肿、疔、毒、乳痈、内痈,治疗常配伍瓜蒌、金银花、牛蒡子、野菊花、紫花地丁等。用于热淋涩痛,常配伍白茅根、金钱草同用;用于湿热黄疸,常配伍茵陈、栀子、大黄同用;用于目赤肿痛,常配伍菊花、夏枯草、黄芩等同用。现代药理研究显示:1、抗病原微生物作用。2、保肝、利胆作用。3、抗内毒素作用。4、抗肿瘤作用。5、抑制胃酸分泌、抗胃溃疡作用。6、激发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。此外,蒲公英还有利尿、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。
3、历史产区
中国江苏、湖北、河南、安徽、浙江、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山东、浙江、福建北部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北部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区。朝鲜、蒙古、俄罗斯也有分布。
4、植株形态特征
多年生草本。根略呈圆锥状,弯曲,长4~10厘米,表面棕褐色,皱缩,根头部有棕色或黄白色的毛茸。
叶成倒卵状披针形、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4~20厘米,宽1-5厘米,先端钝或急尖,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,有时倒向羽状深裂或大头羽状深裂,顶端裂片较大,三角形或三角状戟形,全缘或具齿,每侧裂片3~5片,裂片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,通常具齿,平展或倒向,裂片间常夹生小齿,基部渐狭成叶柄,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,疏被蛛丝状白色柔毛或几无毛。
花葶1至数个,与叶等长或稍长,高10~25厘米,上部紫红色,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;头状花序直径约30-40毫米;总苞钟状,长12~14毫米,淡绿色;总苞片2~3层,外层总苞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,长8~10毫米,宽1-2毫米,边缘宽膜质,基部淡绿色,上部紫红色,先端增厚或具小到中等的角状突起;内层总苞片线状披针形,长10-16毫米,宽2-3毫米,先端紫红色,具小角状突起;舌状花黄色,舌片长约8毫米,宽约1.5毫米,边缘花舌片背面具紫红色条纹,花药和柱头暗绿色。
瘦果倒卵状披针形,暗褐色,长约4~5毫米,宽约1~1.5毫米,上部具小刺,下部具成行排列的小瘤,顶端逐渐收缩为长约1毫米的圆锥至圆柱形喙基,喙长6~10毫米,纤细;冠毛白色,长约6毫米。花期4~9月,果期5-10月。
5、生物学特征
蒲公英属短日照植物,高温短日照条件下有利于抽薹开花;较耐荫,但光照条件好,则有利于茎叶生长.适应性较强,生长不择土壤,但以向阳,肥沃,湿润的沙质壤土生长较好;早春地温1-2℃时即可萌发,种子在土壤温度15-20℃时发芽最快,在25-30℃以上时则反而发芽较慢,叶生长最适温度为15-22℃.
6、鉴别
【性状鉴别】
本品呈皱缩卷曲的团块。根呈圆锥形,多弯曲,长3~7cm,表面棕褐色,具深纵纹及皱纹,根头部有棕褐色或黄白色的茸毛,有的已脱落。叶基生,多皱缩破碎。完整叶片呈倒披针形,绿褐色或暗灰色,先端尖或钝,边缘浅裂或羽状分裂,基部渐狭,下延呈柄状,下表面主脉明显。花茎1至数条,每条顶生头状花序,总苞片多层,内面一层较长,花冠黄褐或淡黄白色。有的可见多数具白色冠毛的长椭圆形瘦果。气微,味微苦。
以叶绿褐色,带花序,干燥者为佳。
【显微鉴别】
1.叶表面观: 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,表面角质纹理明显或稀疏可见。上下表皮均有非腺毛,3~9个细胞,毛茸长180~570 (~750) μm,基部直径20~24μm,中间的细胞有时缢缩或扭曲,两细胞连接处及少数细胞内,时有淡棕色内含物,顶端细胞呈棒状或长椭圆形,壁薄,下表皮气孔较多,不定式或不等式,副卫细胞3~6个,叶脉处非腺毛多
2. 碱地蒲公英与蒲公英的区别为: 上、下表皮细胞垂周壁稍波状弯曲,角质层纹理明显,尤以上表皮的层纹密; 多细胞非腺毛稍少。
【理化鉴别】
(1) 取本品甲醇提取液1ml,置水浴上蒸干。用冰乙酸1ml溶解残渣,加入醋酸酐-浓硫酸试剂 (9:1) 混合液1ml,观察颜色反应,由黄色→红色→紫色→青绿色→污绿色。
(2)取粉末1g,加乙醇10ml,冷浸过夜,滤过。滤液蒸干,残渣加稀盐酸4ml溶解,滤过。取滤液1ml,加改良碘化铋钾试液2滴,产生橙色沉淀。
Copyright © 安国新苗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版权所有 冀公网安备13068302000084号 冀ICP备16028761号-2
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版权,请联系我们(24小时内删除),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