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访问安国市新苗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官网!
新闻资讯

新苗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服务热线0312-3581668173-3406-4433139-3139-8798

种植技术

首页 > 新闻资讯 > 种植技术

中药材种植技术——太子参

作者:安国新苗中药材种植联合社 发布时间:2023-10-31 14:21:58点击:

       原地保种,选排水良好优质高产的地块作种子田。于4~5月在行间套种豆类,待夏季炎热,太子参植株枯黄倒苗时,套种作物正是生长旺盛的时期,利用其茂盛的枝叶,为参地荫蔽降温,保持土壤湿润,保障种参安全越夏。栽种时,可边挖边栽,挑选芽头完整,参体肥大,整齐无伤,无病虫害的块根作种参。亦可收回保存待种,选个头均匀、健壮的参根,于遮阴处铺15cm厚的湿沙,上面摆一层参根,盖10cm厚的湿沙,再放一层参根,可放4~5层。天旱时每隔 4~5 天洒1次水,保持湿润。户外忙存的注意防雨,每隔15~20天翻动1次。

       太子参喜微酸性土壤环境,最适pH值为6.5~7.0。生长过程中怕旱、怕涝,喜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、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土壤,一般以红壤为宜,红黄壤、黄壤次之。以缓坡、土层深厚、水源充足的地段种植太子参较好。在过于黏重或贫瘠的土壤上,参根细小,分叉多而畸形,产量低,不宜栽种。太子参忌重茬,前作要求未种植参类药用植物。前作收获后,结合整地亩施腐熟的有机肥2500~4500kg做底肥,深翻25~35cm耙匀作宽1.3~1.5m,高20~23cm的高畦,畦的长度根据地形而定。

       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可栽种(北方可适当提前,南方可适当延后)。太子参的品质受栽种深度的影响较大,栽种太深,地下茎节长,块根虽大,但发根少。产量低;栽种太浅,茎节短,新参都集中在表土层,块根型小而相互交织,不符合产品要求。在整平的畦面上按行距12~17cm横向开深6~9cm的沟,按株距5~7cm将种参芽头向上,朝一个方向,稍倾斜地栽入沟内,覆盖细土后将表土压实,浇透水。每亩需用种参40~50kg。


       生产上太子参的繁殖方法以块根繁殖为主,亦可用种子繁殖,但太子参成熟的种子具有休眠特性且种子萌发率低,一般不采用。

       人工种植的太子参全生育期200~240天,它的生育过程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。

       (1)萌芽阶段

       栽种后,待气温逐渐下降到 15℃,土温10℃时,种参开始缓慢发芽、发根。该阶段经过越冬,到幼苗出土为止。期间生长缓慢,主要依靠种参贮存的养分,因而要求种参肥大,基肥充足。

       (2)旺盛生长阶段

       翌年2月出苗后,植株生长逐步增快,并进入现蕾、开花、结果等过程。这时地上部形成分枝,植株生物量增加。地下茎逐节发根、伸长、膨大,块根数量增多,干重增加。到芒种,植株生长量达最高峰。这时是植株生长繁茂的主要时期,亦是植株吸收、制造和积累养分的关键时期。

       (3)块根膨大阶段

       从4月中旬开始,不定根的数量,长度显著增加,并且膨大,至6月中旬进入休眠期为止,这是形成块根产量的主要时期。块根干重高峰的出现,比地上部分干重的高峰稍迟,因而加强肥水管理,促进与延长植物旺盛生长。对提高产量十分重要。

       (4)休眠阶段

       芒种以后叶片开始枯黄脱落,到夏至地上部植株枯死,新参在土中开始相互散开,进入休眠越夏阶段。 

 

       (1)中耕除草及追肥

       翌年春季齐后进行1次松土,结合除草每亩追施腐熟有机肥1000~1500kg,以促幼苗生长健壮。之后见草就拔,保持田间无杂草。进入 5月,植株封行,可停止除草。
       (2)培土

       春季出苗后,将疏沟的泥土均匀撒于植株旁,进行培土,有利于根部生长发育。培土厚度在1.5cm 以下,不宜过厚,否则发根少,影响产量。

       (3)排灌水

       太子参怕旱又怕涝,干旱时要及时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,利于发根和植株生长。雨季注意及时疏沟排水,防止烂根。

       太子参主要病害有叶斑病、根腐病和病毒病等,此类病害在蔬菜、瓜果、茶叶等绿色生产、控害减灾方面多采用如下措施:

       (1)叶斑病

      属半知菌亚门、球壳孢目、壳针孢属。
       ①病原及症状:主要危害叶片,染病叶片先出现灰白色圆形不规则小枯斑,病斑扩大后中央灰白色或淡黄褐色,边沿褐色,周围黄晕,病斑上长出黑色小点,并排列成轮纹状。后期几个病斑愈合成不规则大斑,老病斑中央穿孔,叶片枯死,发病严重时整株叶片枯死,严重影响产量。

       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夏越冬,借风雨传播,从叶片的伤口和气孔侵入。多在4~5月发生,当气温在15~18℃时开始发病,20~25℃为发病最适温度,田间温度高、湿度大时病害易流行。
       ②防治方法
       ★农业防治:清洁田园,清除枯枝残体,对种植田块及周边进行人工除草;遵照配方和平衡施肥的原则,合理补微肥。有针对性地配合推广使用生物菌剂、生物有机肥,配施亚磷酸钾+聚谷氨酸,拮抗和杀灭有害菌,强根壮株,增强植株抗病抗逆能力;生长期及时拔除重病株深埋或烧毁;合理实行轮作倒茬。

    科学用药防治:防治方法和用药技术参照“芍药叶斑病”。

       (2)根腐病

       属半知菌亚门、尖孢镰刀菌和黑白轮枝孢菌。

       ①病原及症状:发病初期须根变褐腐烂,逐渐向主根蔓延,导致全根腐烂。随根部腐烂程度的加剧,地上茎叶自下而上枯萎,最终全株枯死。在太子参的休眠期(6~10月)亦常发生。如高温高湿、土壤透气性不好,块根易从伤口处开始发生腐烂。
       病菌在鳞茎内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,气温 16~17℃时开始发病,22~28℃为发病适宜温度。同时,地下害虫、根螨、土壤湿度大、雨水过多、排水不良、连作等条件均利于病害的加重发生和流行。

       ②防治方法

    ★农业防治:与非寄主植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;选用无病健株留种;遵照配方和平衡施肥的原则,合理补微肥。增施腐熟的有机肥,有针对性地配合推广使用生物菌剂、生物有机肥,拮抗有害菌,增强植株抗病抗逆能力;田间除草时应注意选择时期和深度,避免对太子参块根造成损伤;雨后应注意及时疏沟排水;生长期对发病较重的病株立即清除或烧毁,病穴注意消毒。
    ★生物防治:参照“黄芩根腐病”。
    ★科学用药防治:发病初期立即防治,可用植物诱抗剂海岛素(5%氨基寡糖素)水剂800倍液或6%24-表芸·寡糖水剂1000倍液+唑类(20%苯醚甲环唑水乳剂或25%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),或30%噁霉灵水剂1000倍液淋灌根茎部。其它防治方法和用药技术参照“白术根腐病”。

       (3)病毒病

       ①病原及症状:主要为烟草花叶病毒(TMV)。发病轻时叶脉变淡、变黄,形成浓淡相间的花叶;发病严重时叶片皱缩而斑驳,叶缘卷曲。在苗期发病,植株矮化,顶芽坏死,叶片不能扩展,病株块根变小,块根数量减少。
       病毒以带毒的太子参种根为繁殖材料或由带毒的蚜虫传播,有资料称:叶蝉、飞風、白粉虱等刺吸式口器昆虫也可传毒。发病时间一般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,温度达到15℃时,太子参病毒病开始发生,19~20℃时进入发病高峰期,遇到干旱天气往往加重发病。

       ②防治方法
      ★ 农业防治:选用无病毒健康种参,建立无病毒育种田,采用脱毒繁育的种苗;遵照配方和平衡施肥的原则,合理补微肥。有针对性地配合推广使用生物菌剂、生物有机肥,括抗有害菌,增强植株抗病抗逆能力;生长期及时拔除重病株深埋或烧毁对种植田块及周边进行人工除草,消灭杂草寄主,同时注意避免造成太子参块根损伤而引起病毒侵染;及时防治(包括周边作物上的)蚜虫、飞虱等传毒媒介;田间作业避免病袜与健株之间通过汁液传毒。

    ★物理防治:有翅蚜发生初期成方连片规模化推行黄板诱杀,可采用市场出售的商品黄板,每亩 30~40块。
    ★生物防治:前期蚜量少时,保护利用瓢虫等天敌进行自然控制。无翅蚜发生初期,用0.5%苦参碱水剂或 0.5%藜芦碱可溶液剂1000倍液等植物源杀虫剂,或2.5%多杀霉素悬浮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。
    ★科学用药防治:及时控制传毒媒介蚜虫,优先选用5%虱螨脲乳油1000倍液,或10%吡丙醚乳油1500倍液等,最大限度地保护天敌资源和传媒昆虫。其它药剂可用10%烯定虫胺可溶性粉剂2000倍液等喷穷防治,在此基础上,预计临发病前主动预防病毒病。可用30%毒氟磷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,或2%嘧肽霉素水剂800倍液喷雾防治,视病情隔7天施药1次,一般连治3次。防治方法和用药技术参照“半夏病毒病”。

       太子参害虫主要是蛴螬、地老虎、蝼蛄和金针虫等地下害虫,此类虫害在蔬菜、瓜果、茶叶等绿色生产、控害减灾方面多采用如下措施。
      ①为害状咬食嫩苗茎,造成出苗不齐、植株枯死。咬食块根造成产量和品质降低,并易感染病菌。一般在块根膨大,地上部即将枯萎时危害最重。

      ②防治方法

      ★蛴螬:防治方法和用药技术参照“地榆蛴螬”。

   地老虎:防治方法和用药技术参照“地榆地老虎”。

   蝼蛄:防治方法和用药技术参照“麦冬蝼蛄”
   
金针虫:防治方法和用药技术参照“芍药金针虫”。



        夏至至小暑,植株枯萎倒苗时块根已长成,应及时收获。过早或过晚采收,块根粉质少,出干率低,质量也差;延期收获,则常因雨水过多造成腐烂。起挖深度一般13cm左右,按行依次细心采收。


       太子参加工有烫制晒干和自然晒干两种方法。

       (1)烫制晒干

       将挖起的鲜参放在通风良好的屋内摊晾1~2天,使根部失水发软,用清水洗净装入箩筐,稍经沥水后放入开水锅中,浸烫1~3 分钟,以筷子能顺利插入参身为标准,随即摊放在芦席上暴晒至干脆。干燥后把参根装入箩筐,轻轻振摇,撞去参须,即成商品。这样加工的参称烫参,参面光,色泽好,呈淡黄白色,质地较柔软。

       (2)自然晒干 

       选择晴朗有风的天气,将收获的鲜参用清水洗净后,薄薄地摊放在竹帘上(不宜直接摊放在水泥地面上),要注意及时翻动,保证晾晒均匀。秋后夜间空气湿度大,要注意将太子参收起盖好,以防返潮。当太子参晒至六七成干时,搓去须根,同时剔除沙子、其他植物根及非药用部位,去除块根腐烂、损伤部位。剔除的杂质应集中处理销毁,以防再次侵染。当太子参晒至足干(水分含量9%~13%)时进行包装,称生晒参,参体呈黄白色,光泽较烫参差,质稍硬,断面白色粉性。


相关标签: